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2,610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为963万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人口3.2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1] 。
北美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1] 18世纪前,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由乔治·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1787年通过美国宪法,成立联邦制国家。[2]
1861年到1865年,爆发了南北战争。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的自由州战胜了南方的蓄奴州。美国从此结束了“一国两制”,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资本主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803年到1959年间通过购买和战争的手段领土不断扩张。[2]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3-4]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又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因主体是英格兰故简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1]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1] ,总人口超过65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2]
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3] 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4] 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地位被美国取代。不过,现在英国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3] 。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八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 。
澳大利亚联邦(英语: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其领土面积7686850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又译纽西兰,是一个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混合英国式议会民主制的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1] 。 14世纪时毛利人在此定居,1642年后,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到此。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2] 1907年成为英国的自治领。1947年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2]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3-4] ,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4]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4] 。新西兰也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1] 。
新加坡共和国通称新加坡,旧称为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通道等桥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比如裕廊岛、德光岛、乌敏岛和圣淘沙等。
日本国(日语: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简称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简称韩国,别称南韩或南朝鲜。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5%),主体民族为朝鲜族,通用韩语,总人口约5041.85万(2014年)。首都为首尔(旧称:汉城;谚文:서울)。
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语:Poblacht na hÉireann;英语:Republic of Ireland),简称“爱尔兰”,是一个西欧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爱尔兰自然环境保持得相当好,素有“翡翠岛国”之称,全国绿树成荫,河流纵横。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绿岛”和“绿宝石”之称。它的大学教育非常成熟,首都都柏林自中世纪起就被誉为大学城。国内气候温和,各地的气温相对均衡。5~6月份是一年中阳光最充足的时期,比较适宜旅行。[1] 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2] 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复活节起义,[2] 1921年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1] 1937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脱离英联邦,并通过宪法成为永久中立国,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2] 爱尔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的成员国。并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因经济发达赢得了“欧洲小虎”的美誉。[1]
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Republic of 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1] 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1974年成立马耳他共和国。2004年加入欧盟。[1] 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马耳他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耳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马耳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
塞浦路斯共和国(希腊语:Κύπρος;土耳其语:Kıbrıs),简称塞浦路斯,是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处的一个岛国,处于地中海东部,面积达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类在塞浦路斯的活动足迹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0年,此一时期的遗址有乔伊鲁科蒂亚,为新石器时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筑群。塞浦路斯因地处地中海进入西亚地区的要冲,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人移居塞岛。后曾被亚述、古埃及、波斯、古罗马和拜占庭统治。[1]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从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岛。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被割让给英国,1925年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宣告独立,隔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2] 塞浦路斯独立后,主体民族希腊人和少数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种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预和支持下在当地另立政权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因此塞浦路斯共和国法理主权为塞浦路斯全岛及其周围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区因为条约分配予英国作为军事基地),然而事实上有效统治区域仅为南方,占全岛面积的63%。北塞浦路斯作为政治实体目前仅为土耳其所承认。[1] 塞浦路斯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3]
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1]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1] 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1] 中世纪时,境内有多个国家并立,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王朝。并于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 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在15世纪中期~16世纪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在经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君主国后,于1978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1] 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2017年10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解散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自治区政府并罢免其领导人,6个月内选出新的自治区议会。[2] 2017年10月28日,西班牙政府通过发布公告,正式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并解除该地区高级领导人职务。 最新新闻
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简称希腊(希腊语:Ελλάδα),是地处欧洲东南角、巴尔干半岛的南端的共和制国家。全国由半岛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和爱琴海中的3000余座岛屿共同构成。希腊为连接欧亚非的战略要地,本土从西北至正北部分别邻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三国,东北与土耳其国境接壤。周围则自东而西分别濒临爱琴海、地中海本域与伊奥尼亚海。[1] 希腊的历史可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文明,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3000年~前1100年克里特岛曾出现米诺斯文化,公元前1600年~前105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迈锡尼文化。[2] 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城邦国家,前5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帝国。[1] 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爆发希腊独立战争。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1974年通过全民公投改为共和制。[2] 希腊还是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历史学、政治科学、民主制度、科学和数学原理,以及西方戏剧的发源地。希腊的文化与技术进步对世界历史曾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通过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传播至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1] 希腊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而且还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海运业,旅游、侨汇并列为外汇收入三大支柱。且农业发达,工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为主。希腊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因经济危机仅为欧盟平均水平的67%。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北部。为英联邦成员国。绝大多数为非洲黑人后裔,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为圣约翰,总人口10万(2016年)[1] 。安提瓜岛的面积为280平方公里。巴布达岛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安提瓜和巴布达岛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约1020毫米。
安提瓜和巴布达国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建筑业、离岸金融业、制造业和农业。而作为其最主要经济来源的旅游业,自2000年开始的大萧条以来,给安提瓜和巴布达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农业主要是自给自足。此外还有少数工业,主要是生产出口产品等。
多米尼加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总面积48442km²。
多米尼加境内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东部属热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1844年,多米尼加脱离海地管治,正式宣布独立。1865年,击退西班牙入侵。多米尼加未与中国建交,而是与台湾当局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
葡萄牙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称“葡萄牙”,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领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葡萄牙语是2.4亿人的共同母语,也是世界第六大语言。[1] 葡萄牙自1143年脱离西班牙成为独立王国。15~16世纪起,于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1] 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1580年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侵占。直到1640年才摆脱西班牙的统治。[1] 1822年,最大殖民地巴西独立,葡萄牙国力开始衰退。1820年~1910年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国,建立共和国,1926年5月建立军人政府。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战争结束,反战的康乃馨革命爆发,葡萄牙重新成为自由民主国家。[1] 葡萄牙是欧洲各国中殖民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国,自从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门政权移交(亦有一种算法为到2002年的东帝汶独立为止),[1] 殖民活动长达近600年。昔日庞大的殖民帝国,曾包括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1] 葡萄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业,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欧元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格林纳达(Grenada)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南距委内瑞拉海岸约160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
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础,主要农产品肉豆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二位。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格林纳达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但由于人员和经费所限,格林纳达主要参加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以及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格林纳达支持上述国际、地区和次地区组织的宪章、章程和宗旨,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格林纳达通常支持上述国际、地区和次地区组织协调一致的立场。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部,是一个由圣克里斯多福岛(圣基茨岛)与尼维斯岛所组成的联邦制岛国,在1983年9月19日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面积267平方公里。
人口约4.6万,黑人占94%,另有白人和混血种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货币为东加勒比元。
首都巴斯特尔位于较大的圣基茨岛上,较小的尼维斯岛位于圣岛东南3公里处,两者相隔一个被称为“窄堑 (The Narrows)”的海峡。该国的两个主要岛屿均为火山岛,岛上中部地区丛林密布,有数条河流自此发源流向大海,人迹罕至,居民多居住于沿海地区。
瓦努阿图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Vanuatu)[1] ,简称瓦努阿图[1]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属美拉尼西亚群岛,由83个岛屿(其中68个岛屿有人居住)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桑托岛(面积3974平方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首都维拉港平均气温25.3℃。陆地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4.8万平方公里,其中98%为瓦努阿图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通用比斯拉马语,84%的人信奉天主教。由约80个岛屿(其中68个有人居住)组成。[1]
瓦努阿图的人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大都涉及农业,其农作物可供应瓦努阿图约65%人的需要。另外,渔业和畜牧业也是瓦努阿图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在瓦努阿图也很重要,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